今日虹口

虹口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东北部,介于北纬 31°14′38〞- 31°19′50〞与东经 121°2 7′18〞- 121°3 0′46〞。内环线高架横贯区域中部,中环线高架穿越区域北部并连通逸仙路高架与南北高架,轨道交通 3、4、8、1 0和 12号线经过区境,大连路隧道、新建路隧道,轮渡其秦线、泰公线穿越黄浦江连通浦东新区,外滩隧道直达外滩,虹口足球场交通枢纽是虹口区域内地铁和公交换乘中心。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位于北外滩地区,是国内邮轮停靠母港之一。区人民政府办公地设在飞虹路 518号。下辖四川北路、欧阳路、嘉兴路、曲阳路、提篮桥、广中路、凉城新村、江湾镇8个街道。街道下设 212个居民委员会。到2020年,基本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重要功能区,基本建成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活力区,基本建成开放多元的海派文化传承发展区,基本建成宜居、宜业、宜游的高品质城区,努力把虹口打造成富有创新活力、文化魅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区,进一步增进人民福祉,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。
历史追溯

虹口,因虹口港(昔称沙洪,其与黄浦江交汇处称洪口)而得名。虹口地域约在公元6-8世纪成陆。1947年,分别改称虹口区、北四川路区、提篮桥区。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后,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员接管3个区公所,建立区人民政府。1956年 3月,北四川路区与虹口区合并为虹口区。1958年,原榆林区的大连路和大连西路以南、面积1.22平方公里地域划归提篮桥区。1959年12月,提篮桥区与虹口区合并为虹口区。1962年12月,虹口区境罗浮路以西0.06平方公里地域划归闸北区。1979年,原属宝山县与杨浦区的0.87平方公里地域划归虹口区(今曲阳地区)。1984年9月,宝山县江湾镇和大八寺(今大柏树)9.38平方公里地域划归虹口区。1992年划定区界时,密云路北端路东划归杨浦区,路西划归虹口区。2000年12月,属闸北区管辖区域面积4691平方米划归虹口区,属虹口区管辖区域面积919平方米划归闸北区,至此形成区境现状。2015年,全区面积23.48平方公里。
建设情况

经济建设
产业结构调整优化。围绕上海加快“五个中心”“四大品牌”建设,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,形成以金融、航运为主导,以现代商贸、文化创意、专业服务和信息服务为重点,以特色产业为补充的“2+4+X”产业体系。财富管理高地建设进一步加快,全区共有金融企业和机构1560家,资产管理规模超过5万亿元,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达到16家,超过全国总数的九分之一。航运服务总部基地要素进一步集聚,共有各类航运企业4725家、机构39家,上海国际海员服务中心成功落户。商业布局加快完善,白玉兰广场、上滨生活广场、曲阳百联购物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集中开业。